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贞观卖纸人 > 四百一十四章绝不能绝不能

四百一十四章绝不能绝不能(1/2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说实话,李二等人确实好奇李承乾到底怎么长的,现在怎么这么节俭。

    一家人吃饭,三菜一汤,饭后来点水果,过分吗?

    不过分的。

    大唐现在底层百姓可能刚刚过上一天三顿,顿顿能有个小菜的生活。

    稍微好一点的,就已经过上了变着花样吃菜的生活。

    要知道,大唐现在巨大粮食产量最直观的就是百姓的生活改变。

    土豆已经被做成菜,萝卜也被推广起来,白菜也有了。

    这三种菜都属于能过冬,能储存的菜色。

    家家户户在储备点腊肉,火腿。

    那生活已经很棒了。

    而百姓生活这么棒,中层的士生活更棒了。

    李承乾身为太子,这么勤俭节约干啥,为篡位做准备。

    “父皇,顿顿大鱼大肉,容易吃撑,一天换一样,菜式永远吃不完。

    而且,很多菜都是当季节吃才好。

    合理控制自己的,自己的生活能更好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走出来,一脸自豪的道。

    这就是我的生活观念。

    天天大鱼大肉,那多浪费,自己一天换个新菜式,到了季节就吃季节菜,反正那些御厨都能做好吃了。

    李承乾说的很简单,其他人确面色严肃起来。

    身在皇家,能够合理控制自己的,那真的很厉害。

    “而且东宫内养那么多人做甚,保护我有东宫侍卫就可以了,我总共也住不了两间宫殿。

    其他的还要维修,那都是钱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李承乾面色狰狞了一下,随后很快恢复平静。

    东宫很大,皇宫更大。

    过分的是他们住不完。

    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贞观初年到贞观四年,打完突厥之前,李二的后宫都是住在东宫内,其他人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甚至于一些办公也都是在东宫。

    可东宫内依然不显挤。

    轮到李承乾自己住那就更没什么了。

    轮守的士兵不住这里,东宫内就他自己和一些宫女太监。

    宫女太监有两座宫殿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李承乾自己一座,其他的都扔着空着。

    而这些维修的钱都是东宫自己出。

    李承乾一想到自己每年要花大笔钱养着一群宫女太监,还要维修宫殿,那就是不开心。

    既然不开心,就要解决。

    裁人。

    大量的宫女太监扔给他妈。

    自己给剩下的定规矩。

    按时开饭做饭,其余时间厨房有人守着就可以。

    宫女太监有个三十多人,他和苏婉儿还有小娘子就够用了。

    一个班十五人,有四个专门倒班看守浴室就行,有四个倒班专门守茅厕就行。

    其余二十二个倒班负责生活起居。

    太监守茅厕,宫女守浴室。

    一切都安排好了,啥事没有。

    李承乾觉得挺好。

    出门跟着一群人,有个鬼用。

    一群太监宫女还保护不了自己,不如整一些侍卫守着呢。

    侍卫还有体力。

    他和苏婉儿还有小娘子总共就用两个宫殿,小娘子一个,他和苏婉儿一个,多简单。

    在两座宫殿里找几间侧房给宫女太监住,一切就都省心了。

    连蜡烛都点不了几根。

    其他人听完李承乾的讲述,就一个想说,绝。

    “父皇,儿臣一直想把东宫划分出去一些,真的没啥用。

    两座宫殿就够儿臣使用。

    还活的很好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自己都无语了。

    李二陷入沉思之中,好像有那么点道理。

    怪不得人家李承乾能挣这么多钱,都是有道理的。

    人家李承乾宴请都承包出去,直接给钱,你们把菜给做好吃了。

    每一道菜又有专人盯着,不会出现下毒等情况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又省去一大笔开销。

    一句话,谁都别想赚他钱。

    就是不喜欢养太多的人。

    东宫进行大规模采购还容易出现克扣的情况,现在好了,没有采购,你怎么克扣。

    至于订宴会,那就更简单了,李承乾自己去和大商人们谈,他们可不敢吃回扣。

    “父皇,儿臣甚至想要裁撤太监,我认为随着时代发展,太监这种东西,不应该存留,很多东西,宫女就可以了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。

    他不知道太监是谁发明的,但李承乾知道一点,那就是太监身上很丑,有味,他们时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排泄功能。

    而且太监身体残缺,三观也会逐渐扭曲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不如不用,直接用健妇。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