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曦一边吃午饭一边写东西,把自己在小村庄内的所见所闻写下来,还有自己的建议。
这就是朝中有人的好处,他把缺点写下来,就会有大佬看,大佬看到以后,就会进行回复。
高士廉看看身后闷头吃东西的子侄,再看看“努力上进”的苏曦,顿时感觉到了差距。
“苏小子,你在写什么东西?”
高士廉决定问问,让那群傻小子都听听。
“对呀,说出来听听,我们两个老东西也给你提提建议。”
李勣顺口也提了出来。
苏曦听到大佬这样说,只能开口道“这一路走来,我发现有很多大型村寨,但是这些村寨缺少一些基础的东西。”
高士廉和李勣来了兴趣,其他人也都来了兴趣。
“继续说?”高士廉淡淡的开口,想听听苏曦说什么。
“基础药材储备,基础货物售卖地点,基础配备的医生。
最后就是固定的小型工厂。”
苏曦淡淡的开口。
他看到这些村寨,想到了后世的供销社。
那是一个好东西。
国家产品售卖的一个重要渠道。
“基础的医疗可以降低生病死亡率,对各种疫情也是一种防护。
基础商品售卖可给国家货物多出一个渠道,而且南北方的产品也可以大规模售卖,不会出现南方水果不值钱,北方水果价比黄金的情况。
小型工厂可以解决百姓的就业问题。
这里的很多人依然是依靠种地过活,应该给他们开展副业。
百姓才是最大的消费群体。”
苏曦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。
高士廉点头。
“提问,百姓没多少钱啊,怎么会是最大的消费群体。”
拿了一路包,心中有气的李震率先当了反派。
“谁告诉你百姓手里没钱的?”
苏曦就讨厌这种当反派的人,让他一个人默默的装逼不好吗?
李震刚想说什么,苏曦继续开口道“百姓或许做不到像你一样在平康坊一掷千金,但是买两件衣服,买两斤盐和糖还是可以的。”
李震被噎的够呛,李勣瞪了自己儿子一眼,一点也不如自己稳重,真的是自己儿子吗?
“没错,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,百姓手中已经有了余钱,在粮食够吃的情况下,多添置一些衣服和家用物品就是最好的选择。
恐怕接下来最畅销的物品就是家用的了。”
高士廉赞同道。
“没错,口腹之欲是人最基本的,您想一下,如果每个村寨都有一个供销社,里面售卖各种盐、糖、菜、小吃、米、面、酒,您觉得这个供销社会怎么样。”
苏曦就喜欢高士廉这种老人,懂得多,见识多,不会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瞎发表言论。
“畅销,会绝对的畅销,恐怕魏老头又该大发一笔了。”
高士廉大笑道。
说到魏征的时候,他忍不住笑了,魏征的酿酒厂就是印钞机,尤其是在把酿酒的残渣用来喂鱼后,一系列产业发展起来,老魏已经扭转了自己家没钱的局面。
“这种东西还只有国家有能力进行建设,其他人,就是商会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。”
苏曦说着说着露出羡慕的表情。
在这个时代,遍布整个国家的供销社体系,真的是只有国家才能做到。
这个体系一但出来,那是真的暴利。
而且李二还掌控了整个国家的一条重要销售渠道,其他物资想要进入都得问问他手里的军队。
虽然羡慕嫉妒恨,苏曦还是提出了这个建议。
高士廉和李勣都是眼光长远之辈,同样一眼就看出了供销社体系的优缺点。
那是真的蛮不错的一个体系,可以快速聚拢钱财。
“苏小子,你到底是怎么长的,怎么就这么优秀呢。”
高士廉看看还在一脸懵圈的自家儿子,在看看苏曦,眼中是各种羡慕嫉妒恨。
苏曦腼腆的笑了笑,被大佬夸奖,那是好事,怎么能拒绝呢,可不拒绝,也不能表现的太明显,腼腆的笑就是最好的回答。
收拾好东西,众人回到居住地睡一宿,第二天继续上路。
众人上路时,苏曦已经托人把自己的想法送回长安城。
这就是家大业大的好处。
长安城中,房玄龄接到苏曦的来信,赶紧打开看看,苏曦一路的风景和所见所闻让房玄龄对大唐发展又有了一次认知。
当看到苏曦写的供销社体系后,房玄龄陷入沉思,第一次接触到这种体系的他觉得很新颖。
新颖的东西,需要反复讨论和进行实践。
三省会议开启,大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