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贞观卖纸人 > 第一百三十章继续不要脸

第一百三十章继续不要脸(1/2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福不双至,祸不单行。

    贞观二年的大旱灾终究还是被发现了。

    山东清河,崔家老家主带着崔家人亲自来到了地里。

    “崔公,旱灾。”

    清河的农民都绝望的看着崔老家主。

    崔家的名声还不错,也是他们现在唯一能找到的依靠。

    “来人,去长安上报,要快。”

    自己家在清河投了多大精力,只有崔家人自己清楚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旁边的崔家人迅速离开。

    “去查,查范围有多大,同时去通知清河的富贵人家,让他们出来捐粮捐钱。

    绝不允许出现民不聊生的情况。”

    想想自家手里的石盐买卖还有刚拿到的清河蔗糖售卖权。

    这些都需要百姓来消费,而他们要想赚钱,就绝不允许出现一州一州的灾民。

    只要利益够大,为难的永远是顶层人。

    一匹匹快马从山东河北关中等地向长安城涌去。

    他们需要汇报。

    同时,各地的世家开始自发的联络官员开始维稳。

    这是大唐,不是后世的废清。

    这个时期的世家还要脸。

    他们知道如何才能维持下去。

    长安城中,李二脸色难看的看着乱糟糟的朝会。

    一批官员已经开始骂上了,话里话外的指责他李二失德。

    不过,李二不是没有小弟。

    长孙无忌赤膊上阵,一顿怼。

    “陛下,现在天下大旱,最主要的还是赈灾,我家愿出十万石粮食用以救济灾民。”

    朝堂上正吵的热火朝天时,一直都当隐形人,挂个虚职的崔家主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背刺。

    那些想要逼李二退步的人脑海中只有这两个字。

    长孙无忌等人也都被吓到了。

    崔家和李二不是仇人吗?

    你咋还替李二说话了。

    崔家主看着吓傻了的众人,平淡的开口“我崔家是千年世家,看不起的东西有很多。

    但我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。”

    开什么玩笑,哪里有心情看你们吵,清河那么大的旱灾,国家不出手谁能大规模赈灾。

    大旱之后必有大蝗,蝗灾之后必有大疫。

    我崔家还要挣钱呢,还指望那群老百姓给我打工呢。

    区区出卖一些小崽子就能解决问题,为啥不干。

    清河要是出现民反的情况,第一个倒霉的就是我崔家。

    所以,都给老子滚。

    赈灾第一位。

    崔家主表态后,其他六个家族也纷纷表态。

    没说的,赶紧赈灾。

    我们不是喜欢你李二的统治,只是不想破坏自己的根基地而已。

    房玄龄多聪明呀,很快就想明白原理,偷偷的给李二打颜色。

    陛下,别犹豫,就着台阶下。

    李二收到房玄龄的信息,马上就下台阶。

    先是赞扬一波世家的风范,然后就是下令各地打开府库赈灾。

    一定要保证百姓的生活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下令地方开始以工代赈,尽全部力量维稳,绝不能出现大问题。

    同时下令,这次赈灾情况记入年底官员考核。

    苏家湾内,苏曦看着送到自己手里的命令,很是疑惑。

    “这和我没什么关系吧。”

    苏曦不明白,自己就一个国子监博士的职位,赈灾咋还和他有关系。

    “因为郎君有钱。”

    老伍低声说道。

    苏曦疑惑懵圈加傻眼。

    卧槽,老子有钱还成罪过了,有钱就得去帮国家干活。

    老伍看出苏曦的想法,开口解释道

    “这个是潜规则,大家都遵从的。

    事后会有奖励。”

    潜规则,有能力,大家都遵从,事后会有奖励。

    苏曦想到了宋朝的抗金义士。

    这不就是一样的玩意吗?

    大家为了出名,为了未来,为了混一个资历,就心怀天下,为君分忧,拿出自己家中的钱款,来为皇帝陛下安抚灾民。

    苏曦沉默。

    事后奖励给个官,说难听点,这就是买官卖爵。

    汉语博大精深,一个意思可以有两种解释。

    “传下去,咱们家的工厂多招人,制糖和纺织都开起来,多开两三个车间,为陛下安抚一下灾民。”

    苏曦无语。

    虽然他很不想这样干,但还是得做。

    而且,他怀疑李二不怀好意。

    旱灾很恐怖,可世家不怕,李二也不怕。

    大家在钱的督促下,纷纷努力赈灾。

    崔家在山东造船厂大大方方的招工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